6月,我校开展一系列美育提升项目——岭南舞蹈教学。通过英歌舞教学、专家讲座、教学汇报展示等,进行全方位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让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广州市学校美育诊断分析提升项目组团队进校开展活动
项目讲座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硕士生导师、舞蹈教育学在读博士、广州市教育局学校美育诊断提升工作(舞蹈)项目组组长刘妍副教授于我校开展讲座《岭南舞蹈的校园传承》。讲座内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视角,强调在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指导下,对不同场域中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传播、创作与发展路径进行分享。

参加讲座分享的师生合照
刘妍副教授首先对“岭南”的地理位置与“岭南舞蹈”概念的提出展开详细讲解。“岭南”是我国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基于此地理位置的划分,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翘先生在2005年首届“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上提出“岭南舞蹈”这一概念与命题。随后刘妍副教授从动作元素、舞蹈风格与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向我校的师生们介绍与展示根植于民间的岭南传统舞蹈,其中包括瑶族大长鼓舞、瑶族小长鼓舞、潮汕英歌舞、陆丰钱鼓舞等。

项目组组长刘妍开展讲座分享

项目组教师演示岭南舞蹈
我校学子在刘妍副教授的讲座分享中,感受到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通过观看岭南舞蹈原创作品,了解岭南舞蹈是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实现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同时在老师的鼓励中立志更好地学习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教学汇报
广州市学校美育诊断分析提升项目组团队、华南师范大学美育提升项目团队进入我校开展本学期第六次美育提升项目——岭南地区传统舞蹈英歌舞教学汇报。


岭南地区传统舞蹈英歌舞教学汇报

岭南地区传统舞蹈英歌舞教学1班汇报

岭南地区传统舞蹈英歌舞教学2班汇报

岭南地区传统舞蹈英歌舞教学3班汇报
美育提升项目团队在前期入校提升时,针对学校需求确立了在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英歌舞作为提升舞种。经过5次入校提升,项目团队已完成预定的授课计划,因此本次入校提升以检验学生这一阶段的美育提升成果为主,以分班汇报演出的方式进行呈现。

项目组组长刘妍指导学生学习英歌舞


项目组教师进行英歌舞教学
我校学子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进步明显,不仅能够独立完成由提升团队编创的英歌舞原创作品,而且动作规范,状态自信,提升效果显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同时也对岭南传统舞蹈燃起了更高的兴趣。




我校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英歌舞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在此次美育提升项目中,我校师生积极配合美育诊断小组工作,课上认真训练,课下刻苦练习,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或是在生活中都表现出对此次岭南舞蹈教学的热爱,且在汇报中展现出幼师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热血沸腾的英歌舞教学汇报演出是对岭南文化精神的积极传递,更是令在场的专家团队赞不绝口,给予我校师生高度评价。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我校美育教育会更上一层楼,以美育人,以舞传承,扎根岭南大地,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后交流互动
供稿:教务科
审核/发布:办公室